机器人是近几年来火爆的新兴产业。近日,在浙江余姚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元,并认为2015年至2025年这十年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跃升时期,未来机器人的发展将会非常“诱人”。然而,越是火爆就越应该冷静思考,如何避免盲目扩张,周密布局,从而使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呢?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1.服务机器人为什么没能兴起
美国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近日接连公布了两个新视频,其研发的大狗机器人已经能够像真正的犬类那样自主上下楼梯,而最新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够模仿人慢跑的动作,并蹦过一段枯木。尽管如此,机器人进入生活为人类服务还需时日。
日本作为机器人产业大国,20年前已经把服务机器人作为一个主攻方向。日本最初约有100家从事服务机器人研制和生产的公司,最后就剩下六七家,而世界上这一领域出类拔萃的企业如今也屈指可数。
如此看来,尽管服务机器人市场被看好,但并没能崛起,从而形成与工业机器人类似的大规模产业。这种遇“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针对普通老百姓的机器人其实很少。”日本工程院院士福田敏男分析,主要原因还在于消费者需求太多样化,使得提供者对服务机器人必须进行庞杂的分类,而目前的机器人技术,还不足以支撑工程师研发出能够很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机器人。福田敏男认为,未来像医疗机器人这样专用的服务机器人会比较有市场。
在科沃斯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钱东奇看来,服务机器人包括机械运动、传感器、反馈以及行动能力等,是对软硬件技术的高度融合。而当复杂技术融合后,在“木桶效应”的影响下,最短的那块短板将会决定总体功能的水准、决定能给用户提供的产品的真正价值。“我们可以花很大成本做技术上很先进的机器人,但是消费者从来不会为‘高大上’买单。”他说,尽管已经出现了很超前的技术,但在应用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在技术上补上短板,才能形成更充分的商业应用,这才是服务机器人进入市场的核心点”。
在他看来,未来标准形态的服务机器人应该能够与人类进行更多的情感交互,并且能够完成人类生活环境当中的工作。“就像家里的一个保姆,可以把所有事情都做完,但这是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只是对未来的一种想象。”
2.受制关键零部件,这个“痛”如何解
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眼中,2015年至2025年这十年是国家机器人产业的跃升期,他估计到2020年的时候,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元。“到2035年之前,如果产业能够在核心技术的掌握上,在关键部件的产业形成上,在主机各行各业应用领域扩充上解决好相关难题,机器人产业就能够发展得更加健康。”朱森第说,目前仍不能忽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效率增速过缓,质量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利用效率偏低,行业信息化、水平不够高这些目前仍然存在的现实情况”。
这其中,关键零部件作为机器人构成的核心,对于机器人高端化发展至关重要。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看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痛点就是关键零部件技术受制于人。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瓶颈?屈贤明也给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应该依靠众多专注细分领域的企业,特别是已经解决了资本和技术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和低成本,避免市场恶性竞争。”他说,“同时也应该发挥国家重大专项的技术引领作用。”
“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屈贤明表示,“机器人产业想在中国成气候,必须解决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的问题。希望大家高度重视,也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地一哄而上。”
对于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朱森第建议既要紧跟世界技术发展趋势,积极融入新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又要通过试点示范实现重点突破,从而带动整体提升。“从企业实际出发,始终把效率、效益放在第一位非常重要,同时还应该建立中国智能制造的标准体系,并加快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使之与推进智能制造的力度相匹配。”
3.机器人企业利润为何在下降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印发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同时,对服务机器人的年销售收入计划应该超过300亿元。
未来非常激动人心,但当下从事机器人产业的企业觉得有些焦虑却也是事实。“目前的机器人产业既让人兴奋,同时从业者也很焦虑和辛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说,究其原因,还在于“机器人公司很多,然而利润却在下降”。
“这口饭不好吃,有两个问题。”在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力军看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让很多人动了心,进入了机器人行业,但一来是缺少核心技术,整个核心部件很可能都要依赖从国外进口,二来未经过审慎的市场调研就一哄而上,低质量、同质化的产品恶性竞争,使得毛利率变得越来越低。在他看来,机器人企业想要实现更多盈利,“就一定要想清楚,什么东西是自己的核心,而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或服务的企业才能走得更长远”。
而钱东奇却认为,这种焦虑很正常,而且还会长期伴随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我觉得焦虑会一直伴随。2000年,我进入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其实到今天为止我已经焦虑了18年。”他分析造成这种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需要不断思考如何融合各种软硬件技术,解决用户的某一个特定目的,而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形成对应的商业价值。在他看来,“产品决定你能不能真正成为市场的核心点,所以为寻找用户而产生的焦虑会在后续的过程当中一直伴随。”
尽管有痛点也焦虑,但机器人产业仍然拥有被大家看好的广阔前景。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看来,机器人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前景看好也是大家的共识。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也会进入到万物互联时代,成为首选的万物互联智能终端”。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9日 08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投稿,(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本站在线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