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纽约时报、英国独立日报
编译|网易智能
参与|Rosie
引言
不管人们是否做好准备,机器人将离开实验室这一阶段,进入现实世界中的测试环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这些技术提供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方法,同时促进更安全的运输、生产制造和能源供应。而城市“生活实验室”是科学家们试图理解机器人的一种方式。
据维基百科介绍,“生活实验室”(The Living Labs)这个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William J. Mitchell、Kent Larson和Alex Pentland提出。他们认为,“生活实验室”代表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用于在多个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环境中进行感知、原型设计以及验证和改进复杂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机器人也加入了“生活实验室”的项目中,各国科学家试图通过社会实验,了解机器人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机器人是相互联系、互相交互、有认知能力的物理工具,它们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分析事件起因、制定或修改计划并控制自己的行为。然而,城市的日常动态很复杂,这使得机器人的行为比一般试验场内的行为更加难以预测。
一、世界各地城市正成为机器人的试验场
城市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现实世界的实验可以支持创新,并吸引国际投资。因此,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竞相成为机器人的城市试验场。
谢菲尔德大学城市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白皮书指出,在推广“机器人自治系统”(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简称RAS)和确保在城市内进行有意义的测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巨大的挑战。该校城市自动化与机器人研究助理Rachel Macrorie撰文分析了机器人在城市应用中的三个典型场景和现实挑战。
总结来说,在物流运输领域,可实现“最后一公里”货品交付的机器人开始规模化应用,不过,这些城市试验并非完美无缺:一些交付机器人曾出现过导航问题,比如被卡住或撞到障碍物,包括撞到人;更不用说还遇到了一些公民和活动人士出于对公共空间和行人安全的担忧而表达的反对声。
在城市设施维护领域,机器人有望到达那些人类无法进入的地方,系统地进行长期工作,从而延长城市基础设施的寿命,减少维护费用。但问题仍然存在,政府要确保,不仅仅是那些富裕的和对外友好的城市地区能从“机器人自治系统”试验中受益。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人形机器人被吹捧为解决城市治安、客户服务和社会关怀问题的可行方案。比如说,为了满足病人的个人护理需求,像Pepper这样的社交机器人正被作为个人伴侣进行试验,以增强人类护理人员的作用。尽管如此,人类的情感联系和敏感度是机器人无法替代的。
二、中国机器人市场的泡沫
目前来看,中国已然成为机器人的城市试验场,而中国人对机器人的追捧也成功引起了《纽约时报》的注意。
《纽约时报》撰文称,“中国已经为未来做好了准备,即使未来还没有到来。不过,这种繁荣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有用的产品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无用的产品则会被淘汰。”
《纽约时报》观察认为,短短几年里,中国已成为全球技术主力,正在塑造着互联网的未来。现在,中国有数亿人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购物、支付账单、理财投资,有些方式甚至比美国更先进。这种趋势促使许多中国人开始全面拥抱技术,即使某些技术目前还尚不成熟。
机器人在餐厅为顾客服务;人工智能可以给学生的作业打分;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服务业;中国还在一次次打破自己创下的机器人跳舞的世界纪录。
然而,作者认为,这种“为技术而拥抱技术”的思潮有时会带来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意念控制机器”的奇迹未曾见证
纽约时报记者关注了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2018全球智能与新商业峰会”,在会议开幕式上,主办方本想用“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参与者的意念来控制机械手按动开幕式按钮,然而,在场观众并没有等来“见证奇迹的时刻”,机械手纹丝不动。
这一幕让中国科技界人士感到尴尬。
报道援引科技界人士评论:“技术市场的过度繁荣是风险投资泡沫的一个迹象,这个泡沫可能将要破灭。像机器人跳舞和“读心术”之类的表演,并没有展示中国新取得的技术力量,而是掩盖了中国在其他科技领域缺乏进展的事实。”
《科技日报》总编辑也曾直言:“中国人不应该无视现实。”他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说,中美在科学技术上还有差距,那些不承认差距的人“忽悠了领导,忽悠了公众,甚至忽悠了自己”。
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创新集团首席执行官田行智说:“中国人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只是因为这些事物看起来很酷。这听起来很肤浅。事实上就是这么表面的原因。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也在推动进步。”
“电子巡逻机器人”变安全隐患
纽约时报记者也关注到中国的“电子巡逻机器人警察”,它是近几个月来出现在中国各地火车站和机场的保安机器人之一。中国中部城市郑州的高铁火车站就曾应用电子巡逻机器人巡逻,其任务包括:通过人脸识别寻找和跟踪可疑人员,以及测量空气质量、探测火灾。
不过这位记者同时了解到一件有趣而尴尬的事,作者谈到;“冬天去这个火车站采访时没有找到这种机器人。”有关人员说,第一个原因是,这个机器人未能检测到一次火灾;第二,机器人警察吸引了太多想与之合影的人,以至于它本身已成为安全隐患。火车站的一位发言人说,“正在对机器人警察进行升级改造,它最终会回来继续工作。”
服务不到位的“服务机器人”
纽约时报记者还观察到,在机器人服务行业,使用机器人的餐厅已在中国遍地开花。上海徐家汇的机器人魔力餐厅(Robot Magic Restaurant)给人以一种太空时代的氛围。服务员说,机器人服务员给他们带来了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工作。
机器人能把放食品的托盘送到顾客面前,但无法将其放到餐桌上。真人服务员先站在一边,让顾客给机器人拍照片、拍视频,然后再走上前来,用老方式上菜。机器人还会出现故障,在午餐的一小时时间里,一名服务员有三次不得不把一个机器人放倒,清理机器人关节里的食物残渣。
中国在线购物巨头阿里巴巴也加入这一行列。纽约时报记者观察到:“机器人在阿里巴巴新开业的盒马鲜生实体店里跑来跑去,把烹饪好的食品放在一条将厨房与餐桌连接起来的传送带上。站在传送带一侧的服务员说,汤和蒸菜仍需要人来端,以免机器人不小心把热汤洒到人的身上。”
三、结语
《纽约时报》认为,以上这些并不是人类第一次对技术盲目自信。日本在其经济鼎盛时代曾推出过制作寿司的机器人;硅谷也曾对一些毫无意义的产品着迷不已,比如只会说“Yo”的应用Yo;还有售价700美元的榨汁机Juicero。
不过,文章同时表示,机器人的繁荣假象可能最终是一件好事,因为在行业从快速增长到成熟的过程中,有用的产品会脱颖而出,差的产品则会被淘汰。
回顾历史,中国已取得很大的进步。40年前,中国曾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如今这里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以及一些全球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公司。
现在,中国正在向新兴技术产业推进。据追踪风险投资的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2017年,中国初创企业获得了全球人工智能方面的近一半投资。据从事技术研究的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机器人研发上的支出将占全球30%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投稿,(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本站在线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