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脑科学将如何助力AI技术发展
2018 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昨日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AI生万物”。论坛上,神经生物学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发表了演讲,阐述了脑科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如何助力人工智能和类脑智能的发展。蒲慕明称,大脑最关键的是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也是人工网络关键的功能。人工网络在过去几十年来,最关键的一个从大脑,脑科学得到的启发,就是连接的可塑性。“记忆的产生是靠神经之间的连接加强,通过同…- 27
- 0
-
多伦多大学开发反面部识别系统 人脸识别率降至0.5%
面部识别系统是有争议的,至少可以这样说。上周,亚马逊因向执法机构提供面部扫描技术而成为头条新闻。研究表明,一些面部识别算法对某些种族存在固有的偏见。人们对这种人工智能监视系统的担忧,促使多伦多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针对它们的工具。多伦多大学的教授Parham Aarabi和研究生Avishek Bose发明了一种算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光转换,动态地破坏面部识别系统。“随着面部识别技术越来越先进,个人隐…- 12
- 0
-
技术如何重塑行业与社会?——斯坦福大学、DARPA与硅谷公司共论前沿科技发展
日前,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以及硅谷创投公司和米资本的专家们,共同研讨了技术将如何重塑行业和社会等问题。他们分析了现今全球前沿科技的未来趋势,涵盖对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多尺度数据、再生器官、增强现实以及网络风险保护等多方面的探讨。人工智能评估与信任迎来新挑战人工智能从早期的通过训练来抓取表面信息,到现在已可以从过去的数据中自我学习,人们获得了更多高质量的数据…- 3
- 0
-
2023全球人工智能十大进展发布
2020年12月31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发布了《2020人工智能十大进展报告》。该报告由智源研究院全体智源学者共同参与,对2020年里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系统、算法等方向进行了评价分析,最终形成了十大进展成果。其中,由中国学者取得的进展有3项。这十大进展分别是:进展1:OpenAI发布全球规模最大的预训练语言模型GPT-3;进展2:DeepMind的Alph…- 11
- 0
-
若被AI看穿,我们怎么办?
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不会撒谎、彼此思维和情绪完全透明的情节你也许并不陌生。随着人工智能(AI)情绪识别技术的发展,机器已经能识别人类情绪的变化。情绪识别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机器智能中,也许有一天,人类会被AI彻底看穿。近日,中国台湾联合大学研究人员在IEEE ACCESS上发表论文,提出用特定连续动作间骨骼点速度的变化程度,来区分人类微妙情绪变化的新方法。该方法与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 38
- 0
-
东北大学师生研发出能“隔空取物”机器人
记者25日从东北大学获悉,该校师生共同研发出一款可以“隔空取物”的双臂轮式仿人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高1.5米、体重35千克,利用网络实现两空间的信息交互,让机器人与操作者在异空间中实现肢体运动的协同效果。与国内现有轮式机器人相比,这款机器人实现了前倾55°的大角度俯身动作,可以完成对地面物体的拾取、放置等任务。据介绍,该款机器人装有双目摄像头,通过采集机器人的环境信息,网络传输到操作者使用的VR…- 12
- 0
-
新型AI可以“潜入人类大脑”,洞察什么容貌最吸引你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开发一种新型AI人工智能系统,它可以“潜入人类大脑”,洞察哪些类型的面孔容貌最吸引你。在没有任何语音或者文字指令的情况下,AI计算机系统能否识别出我们认为有吸引力的肖像面部特征吗?研究人员对30名测试者的脑电波进行脑电图扫描监测(EEG),然后向他们展示20万张名人真实照片以不同方式拼接而成的“假脸”。测试者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也不需要在他们喜欢的照片上直接点击,因为…- 27
- 0
-
院士邬贺铨:人工智能的魅力是“永远在路上”
中国日报网与网易传媒共同举办的2019影响力峰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影响力峰会的主题为“预见未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担任“预见科技未来”发布人,发表了主题为“迎接人工智能的未来”的演讲。邬贺铨院士称,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对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贡献。目前来看,AI应用效果比较好的领域有三个,一是医疗保健,二是汽车,三是金融服务业。不过,邬贺铨院士也同时指出,目前机器学习还有很多不足…- 25
- 0
-
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困扰科学家许久的“三体问题”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牛顿时代起,如何预测三个围绕彼此旋转的天体的运动路径一直令物理学家头痛不已。而如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片刻时间便可解决这一问题。牛顿最早在17世纪提出了三体问题,但事实证明,要想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可谓极其困难。三个天体(如行星、恒星和卫星等等)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会形成一个混沌系统,而这类系统十分复杂,且对各个天体的初始状态高度敏感。有研究人员尝试利用软件解决三体问题,但往往…- 27
- 0
-
神经网络专家:人工智能不再有冬天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连线》在G7峰会首次人工智能会议上采访了谷歌高管杰夫 辛顿(Geoff Hinton),谈及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道德挑战、信任度以及如何开发更有效人工智能等诸多问题。辛顿强调,人工智能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不会再有冬天。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研究生杰夫?辛顿(Geoff Hinton)开始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人脑神经元如何通过视觉理解世界。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人工神经网络…- 18
- 0
-
90%!它们“善解人意”到这个份上
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不会撒谎、彼此思维和情绪完全透明,这样的情节正逐渐变为现实。随着人工智能(AI)情绪识别技术的发展,机器已经能识别人类情绪的变化。情绪识别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机器智能中,也许有一天,人类会被AI彻底看穿。近日,台湾联合大学研究人员在IEEE ACCESS上发表论文,提出用特定连续动作间骨骼点速度的变化程度,来区分人类微妙情绪变化的新方法。该方法与时空图卷积网络(ST-G…- 21
- 0
-
工业互联网:连接人机物 实现智能+
高铁奔驰南北,维修钢轨的小小“铣刀”却无法实现国产。去年5月,在报纸上读到这则消息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团队坐不住了。“我们做刀具做了十几年,也有相关攻关经验。试了几个月,终于突破了。”董事长李军旗说,他们把铣刀加上传感器,在修钢轨的同时,修的状况、修的条件、在哪儿修的,全部用GPS定位进行记录,每公里都可以记录,不断改进直到完善。“除了本身的刀具性能优异外,传感器的智能控制技术、切削数据的实时采集、…- 8
- 0
-
冬奥首钢场馆预演无人驾驶“动作片”
科技冬奥进行时高炉耸立的首钢园区,三辆中型巴士组成编队,有人驾驶车辆作为领航车,后续两辆无人车满载乘客前往1公里外的接驳点。L4级自动驾驶小汽车正在等候前来上车的人群,它穿行在规划路线内,为满脸好奇的专家提供充满智能的服务体验……3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的“高效、智能车联网”项目进行中期交流,L4级无人驾驶小轿车等智能驾驶车辆上路载人演练,这些成果的实地示范应用,或将为…- 14
- 0
❯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